現場直擊專訪
-
VESA協會推出HDR開放標準,制定3款DisplayHDR認證等級400、600、1000,搭配自我測試工具,推動產業進入下世代HDR新境界,現場直擊快報
去年(2017年),VESA(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推出DisplayPort 1.4規範,導入最新的Alt Mode USB-C與HBR3的規範,讓顯示器能透過USB-C的介面來傳輸高解析度的視訊畫面,以利新一代手機娛樂、專業視訊與電競應用。 今年(2018年),VESA再度推出DisplayPort 1.4a版本,除針對手機平台推出VDC-M壓縮標準、DP8K訊號線認證標準之外,其中引人注目的,就是針對顯示器產業,制定出DisplayHDR的新標準,該標準明確制定出HDR 400、600、1000等入門、中階、高階的HDR顯示器的效能分級標準,搭配VESA協會將於近期展開各種符合HDR的產品認證計畫,將加速產業推出相關的認證產品。 HDR(高動態範圍)這個詞,只要是跟影像、視訊有關的,近年來都會看到這個名詞,從電視、電腦、數位相機、手機,以及各式3C產品都有機會看到,簡單來說,加入HDR主要目的,就是要讓畫面的亮處更亮、暗處更暗,以呈現出最接近真實世界所看到的樣子。 在電視產業中,UHD Alliance(UHD聯盟)在2016年推出了Ultra HD Premium的規範,定義出高達1,000nit與BT2020的亮度與色域標準,讓具備HDR功能的電視,可大幅提升可顯示的色彩與對比範圍,以提供更真實自然的影像,讓影像近乎親眼所見的真實世界。 然而在電腦專用的各種顯示器方面,雖然有廠商推出符合Ultra HD Premium標準的高階顯示器,由於其協會必須繳交權利金,使產品售價也跟著Premium起來,對於市場剛開始的推廣不易,且對筆電顯示器來說,目前技術也暫時做不到Ultra HD Premium的等級。相較於VESA協會來說,他們在視訊標準的制定已有近30年的歷史,會員遍及各產業,因此VESA推出的視訊標準,對產業來說絕對是舉足輕重,這次VESA針對HDR的統一認證標準,推出了HDR400、HDR600與HDR1000,就是要讓電腦產業也有相對應的標準可供遵循。除了原先的最高規HDR1000效能標準(相當於UHD Premium)之外,還制定出HDR600與HDR400這兩種中階與入門效能標準,只要符合該標準的產品,就可打上認證標章,會員是不需要繳交權利金的。 對於製造商來說,VESA的DisplayHDR全新標準,除可打破業界以往濫用HDR(高動態範圍)一詞來號稱自己的產品支援HDR之外,也能給予業界一個開放且完全透明化認證標準,能協助各LCD顯示器製造商,製作出不同HDR效能分級的產品。 對於一般消費者端而言, VESA協會也推出自我測試工具,讓一般用戶能夠自行下載測試工具,來檢視自己的顯示器是否符合最新的HDR標準,讓玩家們無論是在看影片或玩遊戲時,能夠看到更優異的畫質,展開豐富的視覺饗宴。 以下就是這次VESA發表的三篇相關新聞(A)、(B)、(C)。以及發表會的現場直擊(D)! 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宣布制定顯示器產業第一個高動態範圍(HDR)畫質的完全開放性標準,透過釋出測試規格,明確規範亮度(luminance)、色域(color gamut)、位元深度(bit depth)、以及從全白到全黑所需的驅動電壓上升時間(rise time)。新釋出的VESA高效能螢幕與顯示器相容測試規範(DisplayHDR),初期瞄準搭載液晶顯示器(LCD)面板的筆電顯示器與PC桌機螢幕的需求。首度釋出的DisplayHDR 1.0版制定三種不同的HDR系統效能,來促進PC市場全面採納HDR技術。HDR提供更好的對比與顯色精準度,色彩也比標準動態範圍(SDR)螢幕更加鮮艷,因此逐漸受到各類應用的青睞,其中包括電影、遊戲、以及製作相片與影片內容等。 VESA在採納20多家會員公司的意見後,才發展出DisplayHDR規範。這些會員包括生產顯示器、繪圖卡、CPU、面板、顯示器驅動及與元件的各大主要OEM廠商,以及色彩校正方案的供應商。參與廠商的名單敬請參考網站。 DisplayHDR 1.0版瞄準目前在PC市場顯示器擁有超過99%比重的LCD。VESA未來釋出的新版規格將納入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與其他顯示技術,來因應日趨普及的新產品,另外還將提升至更高的HDR效能。DisplayHDR的發展主要受PC市場的各種需求所帶動,但也在其他市場推升HDR效能水準。 HDR標誌與品牌大量出現,但直至目前都沒有一個完全透明化測試方法的開放標準。由於廠商通常沒有提供詳細的HDR效能,消費者也就無法取得有意義的效能資訊。透過DisplayHDR,VESA目標希望藉由以下步驟來消弭這項問題: ● 創定一項初期瞄準PC產業的規範,未來將公開透明地與各界分享 ● 開發一套自動化測試工具,讓終端使用者能自行下載進行測試 ● 針對HDR提供一整套健全的測試標準,能明確測定購入裝置的效能 新規範針對PC顯示器定義三種HDR效能等級,分別為基本(DisplayHDR 400)、中階(DisplayHDR 600)、以及高階(DisplayHDR 1000)。這些等級根據8項特定參數要求與相關測試進行評比,其中包括: ● 涉及不同情境的三項尖峰亮度測試:小型點狀光源/高亮度、短時間全螢幕閃光亮度,以及在明亮環境的最佳使用狀態,像是戶外日間或明亮的辦公室照明 ● 兩項對比量測:其中一項是原生面板對比,另一項是局部調光(local dimming) ● BT.709與DCI-P3色域的色彩測試 ● 位元深度要求測試:這些測試模擬最低位元深度,包含由終端使用者的簡單視覺測試來確認結果 ● HDR反應效能測試:透過分析背光對亮度變化的反應速度,針對遊戲與快動作電影的理想顯像表現之背光反應設立效能指標 VESA DisplayHDR任務小組負責人暨英特爾(Intel)的VESA駐會代表Roland Wooster表示:「我們選擇400 nit作為DisplayHDR規格的切入點,有三個主要原因:第一,400 nit亮度比一般SDR筆電螢幕還高50%;第二,位元深度要求是真實8位元,而大多數SDR面板僅有6位元,再透過抖色處理模擬出8位元視訊顯像效果; 最後,DisplayHDR 400規格要求至少支援HDR-10與全域調光。透過這種分級式規格,從基本效能一路涵蓋到高階HDR效能,PC製造商終於擁有一致、可測量的HDR效能參數。此外,消費者在選購新PC時可認明HDR評比數字,即可得知產品的真實效能。」 VESA執行總監Bill Lempesis表示:「發展這項規格是在一系列視訊標準中很自然的方向。此外,我們領先各個標準機構,率先針對HDR認證發展公開釋出測試工具,針對上述各項測試擬定一套方法,終端使用者無須投資昂貴的實驗室硬體就能使用。大多數測試僅須用到色差儀(colorimeter),而許多使用者手邊已有這類設備。簡化測試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要素,有助於讓DisplayHDR成為一項真正可行且方便消費使用的規格。」 VESA於2018年1月9日至12日的CES電子展上,展出多款符合DisplayHDR規格的新產品。有關開放式DisplayHDR規格與測試工具的詳細資訊,敬請瀏覽官網。 備註:nit是可見光強度的單位,通常用來指明LCD螢幕的亮度。一個nit等於一平方公尺一燭光的亮度。 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宣布DP8K認證的DisplayPort訊號線已問市,且原生DisplayPort訊號線也確保能支援DisplayPort High Bit Rate 3(HBR3)。HBR3是DisplayPort標準1.4版支援的最高位元率(每條管線8.1 Gigabit/秒的傳輸率),速度足以用單條訊號線傳送每秒60幀(fps)的8K解析度影片,或驅動多部4K解析度的螢幕。HBR3支援的重要應用包括高效能遊戲、擴增實境/虛擬實境(AR/VR)、及電視廣播。HBR3傳輸介面已廣泛地被許多消費產品採用,包括GPU與螢幕,因此VESA認證的HBR3訊號線將為產業生態系串接起關鍵的最後環節。 VESA目前正與會員公司聯手發展下一代DisplayPort標準,計畫將DisplayPort的資料傳輸率提高2倍以上,並預計在未來18個月內公布這項更新規格。顯示介面需要進一步的發展來因應傳統顯示器在未來效能上的需求,如8K以上的解析度,及包含4K以上VR解析度用於提升AR/VR顯示器的使用者體驗等。 VESA理事會副主席暨AMD顯示技術資深院士Syed Athar Hussain表示:「隨著螢幕解析度、更新率、及色彩空間持續成長,我們看到顯示器、獨立繪圖卡、及行動PC平台擁有採納HBR3的強勁需求。HBR3認證訊號線能促進終端使用者擁有完美的連接體驗。DisplayPort HBR3能支援8K與類似3840x1080這類的特殊寬螢幕解析度,並針對高動態範圍(HDR)遊戲支援144Hz以上的更新率。」 VESA合規計畫經理Jim Choate指出:「自一年前推出HBR3認證計畫後,至今已有超過20款DisplayPort裝置進行HBR3認證,包括供電端(source)、接電端(sink)、擴充座(dock),以及目前的訊號線。透過DP8K認證的DisplayPort訊號線,業界終可達成以單一連結埠接上8K顯示器的解決方案。DP8K認證訊號線帶來更多保障,能確保產品順利運行,完全與更高的HBR3連接速度相容。」 採用原生DisplayPort介面的裝置透過DP8K認證的訊號線,即能可靠地支援5K或8K螢幕,以及各種高效能4K螢幕。在USB Type-C(USB-C)與USB-C連結方面,採用DisplayPort Alt Mode來支援HBR3資料傳輸率的「SuperSpeed USB 10 Gbps」訊號線,能提供相同等級的效能。 推出DP8K認證DisplayPort訊號線的廠商包括益實(ELKA International)、鴻碩精密電工(Hotron Precision Electronic Industrial)、德州泓巨通訊(Dezhou HongJ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今晧實業(Ji-Haw Industrial)、及寧波普銳電子(Ningbo Prime Electronic)。HBR3訊號線測試現透過各地的DisplayPort授權測試中心(ATC)執行,其中包括Allion Labs與Granite River Labs (GRL)。欲了解DisplayPort授權測試中心的完整清單可參閱網站:。 VESA於2018年1月9日至12日舉辦的CES電子展上,展出多款高效能遊戲系統,藉以說明運用DisplayPort HBR3驅動120 fps更新率下的4K解析度能力。 結合動作感知能力的AR/VR顯示器,提供更寬的視野,虛擬世界對於解析度、更新率、及色彩深度衍生出更多的要求。此外,AR/VR應用要用到左右眼各一個共兩個顯示器,使得資料傳輸率的需求立即倍增。為因應傳統顯示器在HDR效能及8K以上解析度的更高需求,業界必須具備更高的資料傳輸率。因此VESA持續投入DisplayPort發展,預計將資料傳輸率提高2倍以上,來滿足這些應用所需的更高效能。 除了純顯示介面外,VESA還投入USB-C接頭支援的DisplayPort Alt Mode,來因應未來資料與視訊混合模式的需求。USB-C現能透過一個接頭傳送USB資料、視訊資料及電力,但若要能同時支援超高速(SuperSpeed)USB資料(目前傳輸速度為5或10 Gbps)與視訊,USB-C訊號就必須讓多種用途共用,這也使得DisplayPort的位元率被迫減半。目前在這種組態下,USB-C能透過兩條管線支援60Hz更新率下的4K解析度,或是加入壓縮機制後,支援4K HDR或30Hz更新率的8K解析度。未來提高DisplayPort的資料傳輸率也將擴展單一USB-C接頭的視訊顯示能力。 VESA執行總監Bill Lempesis表示:「VESA在2016年初發表1.4版的DisplayPort規格,以因應8K螢幕的各種需求,而這些8K螢幕現已開始問市。透過超過260家會員公司的貢獻,VESA持續專注在滿足顯示產業的未來需求。目前發展中的下一版DisplayPort更新規格與相關的視訊標準,除了能達成更高解析度與更新率外,還將支援各種新的使用情境。」 美國視訊電子標準協會(VESA)指出大眾習慣在行動裝置上觀看更高解析度數位內容的趨勢,帶動消費電子領域採用DisplayPort及其他VESA標準。DisplayPort Alt Mode透過USB Type-C介面(USB-C)能同時傳送視訊、電力、以及資料,協助DisplayPort加速突破PC既有領域並拓展至各種行動應用。此外,VESA運用其在視訊傳輸壓縮的專業,針對掌上型顯示器市場開發一項全新的顯示介面壓縮標準,名為VESA Display Codec for Mobile(VDC-M)。VESA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辦的2018年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上公布上述與其他視訊標準的發展動態。 VESA的顯示串流壓縮(DSC)標準自4年前推出後獲得廣泛回響,促成視訊傳輸壓縮的長足進展,其獲得DisplayPort、HDMI®、及MIPI®等各大顯示介面標準廣為採納,DSC不僅為各種超高解析度(UHD)顯示應用提供畫質無損的壓縮機制,還支援高動態範圍(HDR)及透過DisplayPort訊號與USB-C介面傳送8K視訊的功能。VESA與MIPI聯盟密切合作,聯手開發專為智慧型手機的嵌入式掌上螢幕應用量身打造的全新VDC-M壓縮標準。VDC-M用較複雜的電路換來與DSC相同的無損畫質及更高的壓縮率。VESA計畫在2018年第2季完成標準制定以及釋出VDC-M規格。 MIPI聯盟主席Joel Huloux表示:「MIPI聯盟與VESA長期合作,將VESA的VDC-M結合在MIPI DSI顯示介面,能縮減傳輸頻寬、節省功耗、及晶片所佔用的電路板空間,這些都是現在行動裝置設計上的關鍵考慮因素。此外,無損畫質的壓縮更是首要因素,VDC-M能維持和DSC相同的畫質水準,但壓縮率更勝一籌。」 可提供最高顯示效能的DisplayPort Alt Mode,結合USB-C的高速資料傳輸與供電功能,將能協助擴展DisplayPort的版圖到例如Samsung Galaxy S8與即將推出的S9等手機、擴增實境與虛擬實境(AR/VR)頭盔、任天堂Switch在內的遊戲裝置,以及其他行動裝置。另外,將DisplayPort Alt Mode整合到像高通旗艦Snapdragon 835與845晶片、三星的Exynos、及海思的麒麟970系統單晶片(SoC)等晶片組,亦能帶動DisplayPort的市場滲透率。 根據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指出,搭載原生DisplayPort或DisplayPort Alt Mode的手機、PC及平板數量,將從2017年近2.15億成長到2018年超過3.45億(年增率達61%)。 隨著AR/VR帶動視訊傳輸對於頻寬的需求,VESA積極投入支援這項新興技術。去年成立的AR/VR專案小組(SIG)已升格成專職的任務機構。採用HBR3的DisplayPort 1.4提供必要的高頻寬(每條管線8.1 Gigabit/秒的傳輸率),來支援更低延遲、更高更新率、及更高的解析度。透過USB-C傳送的DisplayPort訊號是獲得高解析度、HDR色彩、裝置電力、以及USB資料的最佳途徑,這些正是下一代AR/VR頭戴裝置需要的元素。 如上月宣布所述,VESA已著手草擬下一代DisplayPort標準,準備將資料傳輸率提高兩倍以上,來因應未來傳統顯示器的效能需求,包括8K以上的解析度,以及透過AR/VR顯示器提升使用者經驗,其中包括4K以上的VR解析度。VESA計畫在未來18個月內釋出這項更新規格。 汽車是另一個高解析度視訊顯示器與內容快速成長的領域。DisplayPort與嵌入式DisplayPort(eDP)都越來越關注汽車產業。現今許多熱門SoC皆支援DisplayPort與eDP的輸出訊號,其中eDP是現今筆電PC顯示面板的主要輸入介面,僅需少量的線路就能支援4K解析度。VESA近期剛針對汽車顯示器連結成立一個專案小組,來討論顯示器介面的各種需求,以及專門支援車載顯示器應用的潛在新標準。首次會議已於2月22日週四舉辦,參加者包含VESA會員與非會員們。欲瞭解VESA汽車顯示專案小組的詳細資訊,敬請瀏覽官網www.vesa.org。 VESA執行總監Bill Lempesis表示:「自VESA成立近30年來,一直是產業體系發展視訊標準的領頭羊。行動裝置市場與應用的持續成長,正顛覆電子產業的面貌。視訊傳輸各方面的改進,加上顯示器、GPU、以及轉移至5G連網等方面的技術,都是改善行動顯示經驗不可或缺的要素。VESA致力於讓行動產品擁有媲美固定式主機螢幕的畫質及高普及率的連結介面。」 VESA於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展示各種方案,強調其設定的標準造就多元化功能,列舉以下: ● 4K解析度的顯示串流壓縮:由VESA開發的DSC最新版(v1.2)標準,其中一個目標就是促進消費性8K顯示產品市場,此次大會中並列展示壓縮與未壓縮的4K影片,來展現其逼真畫質的卓越表現。 ● DisplayHDR:VESA展示華碩(ASUS)最新的ProArt PA27AC顯示器,其符合VESA 針對筆電與桌機螢幕顯示器所推出的DisplayHDR400標準。 ● 8K 解析度:VESA 透過惠普(HP)Envy x360筆電連接到戴爾(Dell)UltraSharp 32 Ultra HD 8K 60Hz的螢幕(UP3218K),此螢幕提供3320萬像素的7680×4320解析度顯像,來展示DisplayPort驅動8K螢幕的能力 。 ● 透過USB-C傳送DisplayPort訊號 :VESA展示一系列全新上市的手機、筆電、平板,這些新機種皆有搭配USB-C並支援DisplayPort Alt Mode。 ● AR/VR:VESA展示透過USB-C傳送DispalyPor訊號的DAQRI Smart GlassesTM ,其能將周圍環境的資訊即時傳送到使用者的眼前,讓之前不易看到的影像成為得以一眼掌握的顛覆性資訊與情資。
-
網咖巡禮》艾秀eSports網路電競館,台中市微星認證旗艦網咖強勢登場!
近年來,電子競技發展越趨成熟,國際間紛紛重視電競相關職業聯賽,不少國家諸如韓國、中國、歐美各國都將電競視為職業領域,也越來越注重電競產業未來的發展,玩家們對於電競設備的品質也越來越講究,這也帶動了「電競經濟學」。其中微星科技在國際賽事上也提供了各方面贊助,經常可以在比賽轉播中選手的「戰服」上見到微星的身影;不僅如此,微星科技也提供許多贊助,希望讓有實力的電競戰隊能夠完成夢想。 從電競、教育、成長、娛樂的角度切入,微星電競聯盟為了讓玩家們能夠親身體驗到電競設備的魅力,在台灣「首度」與網咖門市合作,提供玩家電競級的硬體與周邊設備,為了深入了解微星與其合作電競館的信念與展望,PCDIY!特別來到這間位於台中市的艾秀eSports網路電競館,專訪相關營運人員,艾秀eSports網路電競館合夥人吳嘉芳先生與店經理廖彩淥先生,一起與玩家們分享網咖與電競發展的心路歷程。 是否介紹一下貴公司的實際公司名稱,以及負責人是誰?網咖資歷?若有其他人一起合夥,是否也介紹一下?當初選擇投入網咖界是抱持什麼樣的想法? 公司正式的名稱是「艾秀網路電競館」,主要負責營運的是我廖彩淥本人,職稱是店經理;因為以前在硬體相關的資訊服務業工作過,加上本身就很愛玩網路遊戲,因此對這行很有興趣,投入網咖這個產業已經有15年左右;艾秀幕後有一位不想曝光的老闆,其網咖資歷則是將近20年,另外這是公司的合夥人之一,吳嘉芳先生。 當時和店經理同在資訊服務業工作,身為同事的我們又在因緣際會下遇到以前的同學,在同學的引領之下,就進入了這行。網咖的資歷也是將近20年囉!所以對很多事情有感觸,像是早年網咖很常碰到父母進來「抓」小孩的情況,不過這種現象近年來倒是比較少,常有爸爸帶孩子一起來玩遊戲!可見「打電動就是壞孩子」的傳統風氣已經逐漸在改善了。 說起開網咖的歷程就讓我想起一件趣事,近年來直播盛行,不只是年輕朋友們會玩直播,在以前經營的網咖曾經遇到宗教人士來開台直播,還點了牛肉麵吃的情況,這應該是我目前的網咖生涯中遇到最特別的事情了! 之所以會決定這個地方開店,用意是什麼?覺得這個地點的優勢在哪裡?對於這個設店的地點,貴公司是如何規劃與決定的呢? 可以說是因為碰到了一個機運(笑),在瀏覽網頁時透過網路社群得知了潭子有家合法的網咖店要頂讓,因此有了一個很好的開始,畢竟「台中市資訊休閒業」牌照申請不是那麼容易通過。而實地考察與分析後發現潭子區人口數及客群都很足夠,而且鄰近的潭子加工區有固定客群,再加上近年來又剛好政府目前也大力提倡電子競技產業,以及附近周邊並沒有任何一個以「電競型態」為出發點的網咖,因此,我們初步規劃艾秀這家店,就是需要有個一個舒適明亮的場所,搭配電競級的配備,讓喜愛電子競技運動的同好能有一個良好的體驗環境。 在台中地區經營網咖,因為相關法規特別嚴格,所以一般都是先看地點是否能夠合法設立。再來則是目標地點坪數夠不夠大、是否能容納足夠的設備,此外,還會考量人口數以及潛在客群是否足夠,當然租金與租期的長短也是會重視的一個點;至於這艾秀在規劃上的考量,以往網咖總給人燈光昏暗、較為骯髒的形象,因此這次是朝向相對正向的「明亮、寬敞」以及往後能夠提供電子競技比賽有足夠的空間為導向。 一開始規劃預計砸多少資本?有估計多久會回收嗎?而實際執行時大概花了多少資本?裝潢和電腦配備的比例大約是多少呢? 一開始在考察與分析階段初估是900萬元,而預計四年之後能夠回收。進入實際執行階段則是花了1,000萬左右,其中裝潢大概佔了四成、設備則接近六成。我們在設備上使用了最新的Intel第八代處理器,在當時全台八代處理器都缺貨的情況下,我們硬是走訪北中南各地供應商,一顆一顆買回來;顯示器方面,全館單一使用32、40、49吋的電競螢幕,而且艾秀也是全台第一家與微星合作的網咖,使用的都是微星最高階電競主機板和顯示卡。 關於艾秀網路電競館的特色(從裝潢、電腦、擺設、餐飲到環境)有哪些是別人沒有的? 艾秀的電競區採用的是Intel Core i7-8700、微星GTX 1080顯示卡、16GB記憶體,周邊設備也都使用了電競級的產品,有電競滑鼠、機械式電競鍵盤及滑鼠、7.1聲道電競耳機、還有賽車電競椅。骨幹網路更使用了10G光纖網路10GbE光纖網路!不僅如此, 還設立的大型電視牆以及150吋投影機,提供賽事轉播或直播,另外2F還有設計了一個VR體驗室,是為了往後的賽事而準備的。 關於餐飲的部分,艾秀提供了很多樣化的種類,提供給消費者做選擇。由於自己特別喜歡喝茶,因此在飲料口感的提升上,我們下了不少工夫,並持續在進行改良中。至於裝潢設計上,我們在艾秀特別設計了一個全台首創「仕女區」,是以粉紅色為元素打造的女性玩家粉紅專區,只要是女性就可以進入。當然也歡迎情侶檔一起來!我們有不少情侶客人一起來打遊戲。因為現在已經不同於以往,女性玩家越來越多,像來我們艾秀的客人中,目前男女比例大概在6:4左右,因此除了一般電競區與休息區之外,仕女區的使用率也非常的高。 值得說明的是,我們網咖全面禁煙,也禁止外食,更不希望酒客前來,以維持網咖內部的秩序,同時我們提供明亮且乾淨的舒適環境,讓女性消費者踏入我們網咖店內,就能感受到我們的用心,讓她們能放心的在我們店裡消費。 艾秀之所以加入了大量電競元素,最主要是想打造一個以電子競技氛圍為主的無菸環境,希望讓更多家長能夠更放心讓小孩到這樣的場所來進行休閒與放鬆,進而可以交流戰略,達到互相競爭成長的宗旨。雖然很多人覺得在家打遊戲總是最舒服的,但網咖能夠讓一群好友聚集同樂,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氛圍,不少玩家也在這裡交到好朋友、好戰友!相信這也是一種正向的吸引力。 是否談談為什麼會選擇加入微星電競聯盟? 當初要成立時心裡就不斷思考,國內三大品牌中,華碩、技嘉都有電競網咖合作的案例,為什麼就獨缺微星呢?明明微星也是台灣頂尖的電腦設備硬體廠商,在國際間非常知名,更在電競方面相當有成就,一定也能夠提供很多好的規劃與資源;所以就透過電腦經銷商與微星進行聯繫,提案與討論過程中也有很多碰撞的火花,經過微星專案團隊在台北、台中之間往返、進行非常多次的會議後,微星終於願意點頭參與這次合作的計畫。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以前都是與其他廠商合作,曾經有過一次比較訝異的經驗,那次可以說是發生了毀滅性的災情,店內上百台主機陸續出現顯示卡過熱當機、甚至導致故障的現象,雖然那次該廠商最終還是有釋出韌體解決狀況,但印象太深刻,後來改用了微星的板卡之後,整體穩定度提升不少,或許是這樣的經驗,影響到這次的選擇。 這麼強大酷炫的電競主機,是自己選定好去組裝,還是請店家協助規劃的呢?目前使用的網咖系統、帳務、餐飲系統,是選擇哪些?原因又是什麼呢? 我們的團隊都有電腦組裝的相關資歷,因此對硬體都相當了解,當初是事先規劃選定好設備,再發出訂單請店家協力組裝。系統方面,遊戲系統和櫃控系統都是採用市面上經驗相當豐富的系統商,這些也是眾多網咖業者選擇使用的系統。因此都能提供消費者絕對穩定且使用方便的網咖體驗。 請問本店的開幕時間是?平時優惠活動有哪些?如何讓大家知道有這間店?有舉辦電競比賽的規劃嗎?以及是否有宣傳計畫? 本館是2018年1月初開始試營運,平日開台每小時只要10元,電競專區則是多5元,每小時15元,需搭配低消35元起,這樣的價格在大台中地區提供的是平價消費、高檔設備;另外VR體驗區的部分,是不需額外收費的。目前我們也有成立臉書粉絲專頁與消費者溝通,一方面也可以進行數位行銷與宣傳,像之前有網紅聽到我們開幕的消息,就到我們店內拍影片進行介紹,那時畫面一出效果出乎預想之外,讓很多北部、南部的客人也來這裡「嚐鮮」體驗。至於往後電競比賽我們也在規劃中,這部份會先伺目前營運較為穩定之後,將會再做相關的宣傳。 目前比較確定的是會與智冠合作舉辦電競聯賽,不過具體的內容要等之後才知道,未來也會在粉絲專頁上進行宣傳,合作舉辦的聯賽賽不僅可以活絡網咖,更可以推動台灣電子競技產業,請有興趣的玩家們暫且期待一下囉。 最後,請分享一下,對於這間店,網咖業,政府政策、以及電競,您的看法如 何?未來目標在哪裡?有什麼期許?要走到哪裡去?是否跟PCDIY!的玩家們 分享一下呢? 網咖業者當然是配合政府相關法令,政府目前大力提倡電子競技產業,就感覺我們也有責任朝向培育電子競技相關種子人員,並扭轉一般家長以往對網咖是陰陰暗暗是非之地的觀念。 「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就是變」這是自己很喜歡的一句話。待在這個產業這麼多年,這方面也非常有感觸的;這幾年,不僅是國際間各種賽事盛行,甚至奧運也將電競納入比賽項目之一,台灣政府與民間都積極協助教育單位的電子競技人員培養。 目前我們也積極跟附近學校討論,將進行產學交流,達到學以致用的專業分工,讓社會大眾知道玩遊戲也可以成為一種職業;電競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包含了很多專業的技能,相關的攝影錄影、場控燈光、美工編輯、影像後製、現場主持、數據分析、編輯採訪、實況表演、甚至各方面的企劃能力等,具有相當大的潛力。 由艾秀這樣新一代的電競館帶頭,讓網咖可以擺脫八大行業的污名,我們未來也會繼續在其他縣市設立新風格的電競館,讓更多電競同好及相關人員能夠有更好的練習環境,最後也期望全台所有電競館,能自主比賽挑選能力較好的選手成立電競戰隊,未來更能代表台灣揚名世界!這樣台灣有夢想的孩子們才不會被埋沒。 店名:艾秀eSports網路電競館 地址: 電話:04-2535-2526 網址: 營業時間:24小時 →更多的【PCDIY!電競聯盟】: →更多的【PCDIY!顯示卡】: →更多的【PCDIY!電競部品】: →更多的【PCDIY!電競椅】:
-
StarVR (宏星技術) 高階商用VR方案,打趴其他VR產品,記者會現場直擊
Acer(宏碁集團)旗下的StarVR (宏星技術),是一家專注於開發VR(虛擬實境)的解決方案公司。雖說其他競爭對手早於2016年推出VR相關的應用產品,市面上也都可以買到,但由於這些廠商開始面臨技術突破的瓶頸,加上不少人體驗過這些消費性VR產品後,都覺得有暈眩感,使得這些產品在經過了一年多的市場淬鍊之後,開始面臨降價的命運,降幅高達200美元左右。 縱使這些消費級VR降價了,就會改變原先想入手VR的玩家們想法嗎?恐怕未必。因為VR產品可不像一般電腦那樣以效能來區分等級。先說明電腦好了,電腦有分「入門級」、「主流級」、「高檔級」,消費者可以依據預算與需求來選購自己等級的電腦,雖說入門級速度慢,但至少執行久一點點的時間,還是可以將工作完成。 但是VR可未必,VR只有「舒服」或「不舒服」這兩種區分。不管你的VR是搭配手機用、一體式VR,或是搭配電腦專用的VR,只要是戴了不舒服、會暈眩,那這個商品就不合格。若一個VR產品能做到非常真實,且不暈眩,才能讓客戶一直使用,導入公司成為開發工具,或在遊樂場部署,讓更多遊客可以盡情歡樂。 因此,VR的產品,只有0 (不好)或1 (好)。沒有所謂的0.5之分。難道客戶跟你反應他在市面上買了一個VR頭盔,戴了5分鐘就會暈眩,然後你跟客戶說,他們的不行啦!試戴我們的VR頭盔,可以支撐15分鐘以上才有暈眩感。你覺得這樣客戶會買單嗎? StarVR當初在設計VR產品時,就是朝向提供最真實、寬廣視野的角度,並提供最優的畫面,以及最即時的運算與反應,讓配戴者縱使在快速移動時,畫面也能同步跟著變動,因此不會造成暈眩感。而當其他VR頭盔的FOV(視野角度)都不到180度的時候,StarVR可以做到210度,這樣可讓玩家看到更多,賦予最真實的VR感動。 雖說StarVR比起其他競爭對手稍微晚發表VR,但是StarVR可說是後發先至。所謂的先至,就是順利打入商用市場,與客戶打造最真實、不暈眩的VR體驗。包括IMAX、Sega、杜拜VR Park,以及TechViz與AKTIO等公司,都導入StarVR技術,應用於遊樂場、零售商、產品輔助開發等領域。 若以台灣做VR的公司來說,宏碁集團旗下的宏星技術,雖然晚到,如今已興櫃了。對比到另一家H集團旗下的V公司來說,他們雖然產品賣了那麼久,卻還遲遲未股票上市。由此可見兩集團截然不同的VR產品開發與定位,導致如今不同的成果。 以下,就來看看StarVR有什麼厲害的地方(簡報算也做得滿厲害的啦!),請各位看官慢慢品嚐。 透過上述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於StarVR目前的產品特色、商業模式、應用成果有一些了解了吧!目前StarVR先推商業版,未來的話,應該是有機會推出消費性版本,畢竟這次展示,有兩款遊戲,而且StarBreeze也是做遊戲為主!因此,未來就看宏星技術的規劃了! (1)
-
《底特律:變人》遊戲試玩畫面搶先曝光,5月25日一起思考怎樣才稱而為「人」?
前些日子(4/10)受到台灣索尼互動娛樂(SIET)的邀請,前往信義區搶先體驗預計今年(2018)5月25日上市的《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此款遊戲的話題從2016年E3展(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所釋出預告片就能看見端倪,再至去年東京電玩展以及今年台北電玩展,Sony PlayStation攤位上總是能見到此款遊戲的身影以及「仿生人」,那這款遊戲究竟是如何帶給玩家全新的體驗?小W編實際訪問到製作人Guillaume de Fondaumière通通報乎你知! 進到會場後,就由此次預計接受媒體訪問的製作人Guillaume de Fondaumière,為媒體再一次介紹遊戲的特點以及更多細節,包含了我們所會遇見的3位仿生人、遊戲分支以及遊戲設計等,我們還搶先看見《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的製作幕後花絮! 首先介紹的是在2016年E3預告當中登場的康納,康納的型號為RK800是最原型機種,為當時世界最大的仿生人公司所創造,作為溝通師,他必須要調查各種異常仿生人,就如同我們在預告當中看見的! 第二種我們會遇見的是卡菈,卡菈型號為AX400屬於較為普遍的機種,在遊戲當中作為單獨扶養小孩的男人所購買,大多時間都在學習如何照顧一整個家的人,而她又將會遇見什麼樣的故事發展呢? 最後一位要介紹的角色為馬庫斯,屬於較為精密機種的馬庫斯型號不明,基本上是受過精良訓練的私人助理,不論是成為保鑣或是管家都大有可能,而在遊戲當中他被一名遊戲相當有名的藝術家──卡爾所購買。 在進入遊戲畫面之前,首先簡單的介紹此款遊戲的基本介紹,《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是由Quantic Dream團隊所製作,也就是《暴雨殺機》的製作團隊所開發的最新遊戲,延續團隊的開發傳統,將為玩家們帶來各種選擇所組成的不同後果。 遊戲本身架構在2038年美國的底特律市,這汽車城在發明並且將仿生人帶入日常後迎來復甦,但是仿生人開始表現得有如人類一般時,事情就開始有了不一樣的發展,玩家們在每次的選擇以及行動都將會決定各個角色不同的命運,而這整座城市的去向,將由我們決定。 簡短說一下小W編的試玩心得:遊戲在玩家們每到一個段落之後,會有分支點的回顧以及玩家們所遇到的各種選擇和劇情所受影響細節。在操作、對話以及整個世界觀的架構上相當漂亮且宏偉,玩家們絕對能夠感受到類似《銀翼殺手》、《西方極樂世界》等場景,不過最後在每一則故事的最後,我們都會與自己對話,究竟,什麼為人? 結束遊戲試玩後,我們也搶先訪問到製作人Guillaume de Fondaumière,讓玩家們可以更深入了解遊戲究竟想傳達什麼給玩家,或是在各家媒體試玩上市版本後,有哪些試不一樣的體驗。 Q1:3位主角在遊戲當中可能會有死亡的情況會發生,決定仿生人的生與死是否會造成其他主角的分歧? A1:如果只又一種方式遊玩的話,確實會深層的影響相關的故事,並且影響整個世界觀的發展。 Q2:試玩的時候,主角有遇到與其他配角的友好度展示,這是從每一個章節最初長期累積而來,若是想要更換劇情分歧的話,是否要從頭開始? A2:每個角色都有互動的配角的角色,卡菈與愛麗絲:警察與馬克思,如果會造成各式各樣的影響,不論是對立或中立。在選擇時會影響整個角色的進展以及曲線,如果你想回到過去的話,在遊戲開始之前,需要重新選擇關係,並且捨棄所有你完成的。你還是要從不同的過程開始,所以如果玩到一定的進度回到過去的話原本的關係就會重置。但是要告訴玩家們,所有的選擇,後果都要由選擇的我們自行承擔。 Q3:在剛剛的試玩當中可以看見卡菈是重新被帶回去,算是損害後回來,對於仿生人死亡的定義是否有些模糊,死亡對他們來說究竟對劇情有著什麼樣的影響? A3:仿生人本身為機器人,確實是能夠被修復的,可是所有的角色都有機會死亡,但是回來的那個仿生人會是那位卡菈嗎?還是另有其人? Q4:我們在遊戲當中也能夠看見,仿生人基本是由機器構成,為何遊戲的名稱不以仿生人為主軸而要以變人呢? A4:這不就是整個遊戲的核心問題嗎?什麼是人?難道由血與骨頭組成就是人嗎?我們在玩遊戲的過程當中,就是要不停的反問自己這樣的問題,所謂的「人」,到底是什麼東西? Q5:有沒有參考到「暴雨殺機」介面?遊戲每一章節的最後總有過去的畫面,是希望檢視還是有其他用意? A5:第二題的問題,是有其他用意,要有其他的,讓玩家們能夠快速想起之前的過程,並且意識到哪個過程才是最重要的,快速尋找分歧點。第一個問題部份,我們當然有參考關於暴雨殺機的東西,我們嘗試讓整個遊戲,擷取遊戲當中成功的概念,在畫質以及遊戲的方式上有所突破,希望有全新的創新。 Q6:在遊戲當中有看見仿生人能夠被購買,是否還有其他購買方式?在當時的世界觀算是高檔消費嗎? A6:仿生人有各種不同的機型與機種,所以有很多種模式,其實就像是購車一樣,有很多種購買方式,也有可能需要分期付款等等。車子也有分成有高級車以及低階車,便宜的機種有幾千美元,好一些的機種,則要貴一點的價格,要價幾十萬美元。 Q7:遊戲最後有幾種結局? A7:不能說喔!連我自己都不知道,最後談到這款遊戲,我們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劇情,最後一個章節可能會有一千多種不同的可能性,是敵人是朋友都有可能。 Q8:馬克思前往購買顏料的那段劇情,在經過公園與馬路,有遇見很多路人,如果我不動的話,他旁邊的世界是否會一直改變? A8:世界確實會改變,你可以花二十五分鐘就四處看,可以看見許多有趣的事情,不同小的劇情發生,傳教士傳教、迷你的劇情發生,讓玩家們了解到在底特律,人類與仿生人的互動如何。在試玩的同時會有不同的時間差距,主要原因也在於玩家們有沒有花時間探索世界。 Q9: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科幻作品皆在探討仿生人與人的關係?有參考了什麼作品嗎? A9:我們有參考你腦中浮現的電影、電視節目,但是這次的遊戲是非常原創的故事,但我並不認為我們是從相同的角度切入這樣的議題,我們嘗試從不同的地方切入議題。對我來說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可以知道未來世界機器與人類的關係,觸碰到更深層的哲學議題。《西方極樂世界》、《銀翼殺手》等我們都有射略,主題雖舊,角度卻新。仿生人在真正開始覺醒時會如何影響社會,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玩家們看到現在現在的社會,而有所反思。 最後,提供一些購買訊息,若是玩家們有想要體驗的話,遊戲目前預計將於5月25日上市,由於屬於Sony PlayStation平台獨佔遊戲,本身只能夠在PlayStation4以及PlayStation 4 Pro遊玩;購買方式可以選擇實體光碟版與下載版,售價分別為新台幣1,690元,實體典藏版以及豪華下載版,售價分別為新台幣1,790元。遊戲本身也能夠支援DUALSHOCK以及獎盃機能。 寫於文末,近年關於什麼才是「人」的作品不勝枚舉,從《攻殼機動隊》、《駭客任務》、《西方極樂世界》、《銀翼殺手》或《寄生獸》,我們總是習慣用二元思考方式分類與我不同的族類,異性戀、同性戀;男性、女性等等。或許就像哲學家哈洛威(Haraway)所說的:「除了人類自己劃分了智人以外,我們從未成為人類過。」所以,究竟怎樣才得以稱而為人呢? (01) (02) (03)
-
MSI微星龍魂快閃體驗店、現場有最新8代電競筆電GS65展示以及實況主電競PK
這星期周末假日(4/21、4/22)的光華商場、三創園區活動蠻熱鬧的,許多廠商也都趁著好天氣跟逛街人潮,順便來個現場實體活動提升一下人氣與買氣。MSI微星科技也在光華商場的南區戶外廣場設置了活動攤位,除了可以現場打卡上傳抽好禮之外,還特別請來了知名實況主與閃電狼戰隊,除了與現場玩家一同組隊玩Game,還有現場的活動贈獎大放送,當然也同步的在現場展出了最新一代的電競筆電,採用最新第8代處理器,讓玩家打Game無往不利、局局都能順利吃雞。 有空的玩家可以去現場一起同樂,沒空的玩家也可以參加下一次5月份還會舉辦的快閃活動,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快閃活動的花絮吧! 來現場千萬要記得,找正妹SG拍照、打卡、上傳拿獎品,走過路過千萬不能錯過~,現場準備了很多獎品要贈送,有信仰象徵的龍公仔可以帶回家,還有風扇等多項好禮可以拿。 想要體驗最新一代的Intel Core i7-8750H處理器電競筆電的玩家肯定要來走一下,這裡可以直接體驗多款電競筆電,最新推出的GS65 Stealth Thin電競筆電就採用了最新的核心版本,搭配上高階的GTX 1070/1060獨立顯示晶片,以及大容量的SSD硬碟與DDR4記憶體,工作、打Game通通沒問題,想要把把吃雞當然得要買一台回家囉~! 天公做美,現場的天氣不錯,看看前面踴躍的人潮在不斷的回答問題之下,主持人可是一直掏出獎品做現場放送,回答問題就有機會把龍公仔帶回家。開場活動之後就是實況主跟現場玩家一起同樂的時刻了,4/21(六)的第一場是由波波尼、NL先上陣,直接現場邀請玩家一起組隊,直接打LOL。採2對2、中路,看看前面大螢幕的賽況與路過民眾的駐足觀看人潮,現場氣氛也是相當火熱。 沒時間或剛好沒空參與的朋友,微星5月還有快閃活動會再舉辦,密切關注一下網站訊息,下一場還會有更精彩的活動與大家一起同樂,當然也要支持微星最新推出的電競筆電,這可是採用最新推出的Intel第8代處理器的版本,想擁有最新、最強的電競筆電嗎?走一趟光華新天地微星電競筆電專賣店吧,一定可以挑選到最適合您的隨身筆電好夥伴。
-
華碩ROG Store三創旗艦體驗店全新開幕,聯袂Zephyrus M、Strix GL12、Swift PG27UQ電競筆電/桌機/螢幕發表,記者會現場直擊
華碩旗下電競品牌「Republic of Gamers (ROG) 玩家共和國」,於4月18日在台北三創數位生活園區1F,舉辦ROG Store旗艦體驗店全新開幕儀式。ROG Store以CyberPunk為設計主題,將原先以體驗和銷售為主的「ROG Store體驗店」重新改裝,成為玩家專屬訓練基地及電競聖殿。 斥資千萬全新打造的「ROG Store旗艦體驗店」,提供寬敞的體驗空間。其規劃了「研發實驗室」,裡面陳列了ROG全系列的靚品,從耳機、鍵盤、滑鼠/滑鼠墊,到主機板、顯示卡、路由器,甚至最新發表的電競桌機、電競筆電,都會在這裡看得到。搭配各式燈效情境,讓玩家駐足觀看時,就是一種享受! 此外,「ROG戰備庫」,就是全系列ROG產品陳列櫥窗,包含各式電競周邊商品,都可以在這邊一站購足。衣服、帽子、束口袋、背包也應有盡有,讓您穿出與眾不同的電競魂。 至於「人機養成區」,則是有各種最新的電競產品可以提供試玩。而中間最大塊的5 vs. 5「對戰區」,可能盡情號召各路精英好手一同前來切磋鬥技,後方準備好的桌椅區則是「玩家交流區」,讓玩家們可以坐在這裡休息,討論產品、遊戲、戰技等等。 以下,就來看看全新為玩家們打造的「ROG Store旗艦體驗店」的現場直擊吧! (文後還有ROG全新的Zephyrus M電競筆電、Strix GL12電競桌機,與Swift PG27UQ 電競螢幕等新產品的發表會現場直擊!請繼續往下看下去哦!圖多,慎入!) 從今天起,在三創一樓逛,很容易看到全新的ROG Store旗艦體驗店,店內的風格五光十色,不明的人還以為三創開了什麼夜店或是網咖了呢! XD 原來是一家電競館在這裡開幕了!我們就從裡面的佈置開始說起吧! 看過上面的ROG Store之後,接下來看看這次華碩ROG發表的全新產品吧! 此產品的評測文章,可以參考一文 目前ROG Zephyrus M電競筆電,以及Strix GL12電競桌機,已經正式上市!至於ROG Swift PG27UQ則要大約在6月正式上市!您準備好銀彈,來攻下這些ROG的產品了沒? (01) (02)
-
D-Link網通產品全方位布局,為客戶打造完善上網環境,專訪友訊科技產品幕後推手
隨著智慧裝置的多元化,應用範圍更廣,消費者對無線網路的依賴漸深,因此對於無線傳輸速度的要求也比以往更嚴格。在智慧連網的環境中,無線路由器就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諸如網速、穩定度及近年最被重視的資訊安全等等,設計方向除了須兼具各層面的應用之外,同時也讓整個網通領域變得更加精采。 全球網通領導品牌D-Link友訊科技即將邁入第32個年頭,不僅專精網通產品的研發,還能在快速競爭和不斷發展的環境中,持續提供高效能的網路解決方案以協助消費者及各類型企業用戶。除了在消費性市場的蓬勃發展,D-Link同樣重視商用市場。舉凡有線、無線網路產品,視訊監控、軟體應用、亦或網路線材,D-Link始終以顧客需求為中心,綜觀市場趨勢,不斷致力開發產品與創新,提升產品競爭力。 為深入了解D-Link如何能在網通市場持續領先,PCDIY!特別來到位於台北市內湖科技園區的D-Link友訊科技總部,專訪D-Link背後的靈魂人物,讓D-Link產品暨推廣部專案副理蔡惠雅小姐,以及D-Link產品暨推廣部產品專員范莉芳小姐,一起來跟玩家們分享D-Link無線路由器卓越出眾產品背後的種種秘辛! 請簡介目前D-Link在網通產品的規劃?在商用、家用與電競等產品有哪些機種? 關於網通產品的規劃,其實D-Link的網通產品在台灣市場布局了三大塊:分別是家用市場、企業市場以及電信市場。在電信市場方面,我們是與多家電信合作,開發許多針對電信市場客製化的產品,在台灣擁有很高的市占率。在家用產品方面,D-Link每一年都會因應市場趨勢而推出新產品。至於企業商用的領域,我們會依據客戶需求和市場趨勢主流(諸如PoE、10G、SDN等等),按照各種不同市場趨勢而去研發各種類型產品。 D-Link以往在台灣市場的主力以研發與銷售資訊設備為主,在2018年起也開始跨足到結構化佈線(Cabling)領域,因此商用市場上,D-Link針對台灣市場的客戶,從佈線規劃、硬體到售後服務,提供了一整套的解決方案。 因應目前市場的趨勢,D-Link是以PoE、10G,以及工規交換器等發展為主,由於PoE其應用越來越廣泛,並逐漸深入家庭,如今部份裝置需要大瓦數的PoE供電,而未來的電視或是大型LED面板,也將可以透過PoE來供電。 D-Link在PoE產品設計上,均支援標準IEEE802.3af/802.3at,隨著新的標準規格出爐,未來PoE產品將會提升到65W至超過95W以上。D-Link目前的DGS-1100產品系列為例,便可提供單埠供電高達75W,適合像是IP Cam這類需要超過30W以上的設備使用。D-Link在2018年一月全新推出的DMS-1100系列交換器,採用新標準IEEE802.3bz 2.5G BASE-T協定,是一款以2.5G介面為主的PoE產品,提供8埠2.5G POE加上2埠的10G SFP+的速度,專為下一代的802.11ac Wave 2 商用無線AP所設計,提供無線網路的高效能連線頻寬,將Wave 2 AP的無線效能完全展現出來。 除了PoE應用日趨廣泛之外,10G交換器也逐漸普及,價格上不再像以往高不可攀。D-Link目前有入門款的DXS-1210與高階的DXS-3400與DXS-3600,在2018年第二季還會再推出新的DXS-5000系列,可支援SDN架構,提供10G、25G、40G、100G等介面讓客戶做選擇,適合需要超高速頻寬的資料中心(Data Center)環境使用。 就一般商用機種而言,D-Link強調的產品特色有哪些?是否簡略介紹一下主打功能與獨家特色。 在PoE相關產品部分,智慧型網管PoE交換器提供特別的網頁設定頁面,GUI提供兩種管理設定模式: 一般模式(Stardand Mode)及安控模式(Surveillance Mode);在安控模式下,此為設計專門針對監控環境的Web UI,提供簡易安裝方式,只需透過三個步驟即可安裝完成。操作介面上,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夠透過友善的畫面提供方便的網管服務,更好地洞察網路運行的健康狀況,不需要做額外的設定就可以將環境上的參數為最佳化。硬體安全防護上,支援6KV的突波湧浪防護,可預防瞬間大流量的電壓衝擊影響交換器造成硬體上損壞,適合戶內及戶外的PD設備連接,此為D-Link在硬體安全上強化的特色。 在一般商用效能速度上,D-Link仍以Gigabit速度為主,目前已經多款均具備10G SFP+ Uplink介面來串連10G交換器之產品(例如DGS-1510系列,DGS-3420系列,DGS-3630系列),因此對於頻寬有較高需求的客戶,就可以選擇這系列的產品。 除了PoE應用日趨廣泛之外,10G交換器也逐漸普及,價格上不再像以往高不可攀。D-Link目前有入門款的DXS-1210與高階的DXS-3400與DXS-3600,在2018年第二季還會再推出新的DXS-5000系列,可支援SDN架構,提供10G、25G、40G、100G等介面讓客戶做選擇,適合需要超高速頻寬的資料中心(Data Center)環境使用。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D-Link台灣分公司為提升產品維護服務品質與客戶長期的保障,自2018年一月起推出了針對智慧型網管交換器指定機種的「尊爵終身保固」LLW(Limited-Lifetime-Warranty)售後服務,亦即產品宣布停產以後,還可以給消費者5年的保固時間,若沒停產則是「終身保固」喔!這些在D-Link官網尊爵終身保固專頁 () 都有註明。另外,D-Link還提供了領先業界的全台2日換修的服務!為的就是給消費者最快速且高品質的售後服務! 請簡介MU-MIMO的功能與用途?是否已為當今的路由器必備功能之一? 首先,我們會建議現在要買無線路由器的用戶一定要選擇有MU-MIMO功能的產品,原因如下:802.11ac無線規範定義已包含MU-MIMO規格,但是從2015年12月開始晶片才支援MU-MIMO功能;早在2012年時,當時因為智慧型手機快速的成長與普及,且大量的使用者透過手機玩遊戲、也越來越多人利用手機追劇等等的使用行為,使得手機業者為了讓你的無線傳輸更快,考量802.11ac比802.11n快了三倍,因此網通業者與手機業者有共識的在草案階段即採用的802.11ac草案規格,直到現在無線路由器的規格已經進入MU-MIMO階段,我們會建議各位消費者,如果您現在需要購入一台無線路由器,一定要選擇具有MU-MIMO功能的產品! 至於MU-MIMO的特色,其實就如同命名Multi-User、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多個使用者、多進多出的意思,從802.11n協定開始即具備了MIMO特色,而在802.11ac階段則是優化為MU-MIMO。 MU-MIMO技術可以將Wi-Fi在多人同時使用上的效率再往上提升,減少無謂的等待時間,對整體 Wi-Fi網路功耗也會變小。不過要留意的是要使用MU-MIMO路由器相對的也要選購具備MU-MIMO功能的網卡或手機,目前最新一代的iPhone X均以支援MU-MIMO,其他的電競筆電也幾乎開始強調本身支援MU-MIMO網卡功能。當然消費者家裡當然並非所有的無線裝置都已具備MU-MIMO規格,但是我們相信未來將會有更多產品會之具備MU-MIMO規格。 在家用消費性無線路由器產品中,D-Link的產品主打的是帶給消費者怎樣的便利使用與情境? D-Link希望帶給消費者的是「簡單設定」、「上網順暢」,舉例來說,我們現在的安裝設定都是只要使用智慧型手機就能完成了;現在每個人家中都有很多無線設備,可能家裡有新的雙頻手機(具備2.4GHz及5GHz規格),同時也有單頻的多媒體裝置例如智慧電視(只有2.4GHz),但使用者可能不清楚自己設備是2.4G還是5G,因此我們設計了智慧連線的功能,你只需要記得自己的無線網路名稱與密碼,選頻段的事情就交給D-Link的路由器來負責就好了。因此使用者端可以很簡單的完成設定,並且不需要懂太多家中無線產品的規格,只要了解家裡的D-Link無線路由器安裝設定都很方便就可以了。 現代的人家裡不一定有電腦,但幾乎都一定有手機,甚至很多人是先有了行動網路後才安裝寬頻網路,所以我們希望消費者使用最簡單快速的方式,只要透過「智慧型手機」來進行安裝與設定。D-Link的App設定上都非常簡單,先連線到無線路由器上,即可自動偵測路由器的型號,接著輸入電信業者給的帳號跟密碼,再設定自己理想的無線名稱與密碼就完成了,在家裡走到哪裡都可以很順暢的無線上網,非常方便。當然初步設置完成以後,也可以再做一些進階的設定,像是變更密碼一樣也可以透過App完成,而將來也會有更多的功能設計在App上。 像是我們現在比較強打推出的COVR系列產品,強調的都是High Power無線訊號較強、涵蓋範圍較廣的機種,例如D-Link內部實測報告COVR-3902的覆蓋率可高達170坪。而其他實測COVR-3902,也能夠在3層樓每層約30坪的環境下,走到哪裡都可以無線上網。 經常會有些家裡坪數比較大的使用者,家裡可能會規畫一台無線路由器感到不足,而擴充第二台無線基地台,這些使用者一定會有下列這樣情況的使用經驗:平常連上第一台無線路由器,但走到訊號較弱的邊界時,終端設備(手機)可能會不斷的切換訊號在第一台無線路由器戶或是第二台無線基地台之間,因而造成無線訊號中斷的情況。而COVR系列的機種具有漫遊的機制,跨區時即會自動切換至無線訊號較優的COVR,如此一來使用者就不再需要去選擇要連哪一台、要連2.4G還是5G,只要記得你的帳號與密碼,走到哪都可以上網!使用上真的非常簡便。 如今電競當紅,我們看到D-Link也積極推出多款電競路由器,請問目前市場上有哪些機種?是否說明電競無線路由器所帶來的實質效益是?又該設計上,與非電競類產品有哪些差異?又,D-Link認為電競產品需要具備哪些特色?並實際應用於產品上。 D-Link定義的電競機種目前有COVR-3902、DIR-895L、DIR-885L、DIR-890L、DIR-882、DIR-878、DIR-867、DIR-879等等。 在電競路由器的部份,每個廠商著重的點都不太一樣,D-Link的做法有下列幾種:(1) 用了High Power(無線訊號較強、涵蓋範圍較廣)功能的設計,如此一來,無線訊號是比較強的;(2) 本身的Session(連線數)也是設計為比較高的,因此處理的效能較強;(3) 現在玩家們在家打遊戲的時候,同時一定也會有其他人利用網路在做別的事情,所以我們有加入了Air time Fairness(平均分配網路資源)的設計。 D-Link無線路由器推出彈性化設定QoS機制,能夠客製化設定電競筆電保持在最高優先權,以硬體排列優先權的好處是因為用來打電競的硬體設備會是固定的設備,例如電競筆電之類的,不太需要經常汰換硬體設備。而且彈性化的優先權設定自動偵測當電競筆電未開機或是不需要大量頻寬時,能夠彈性地將頻寬分享給其他家人使用。對於彈性化優先權的設定,我們建議將電競筆電優先權設為最高,其次有玩手遊的裝置可以設定為次之,如果家裡有年齡較小的孩子,也可以調整其優先權再搭配家長監控排程,來避免孩子不當使用網路。 最後,D-Link也有專注在下一代的電競,D-Link 將會專注在網路產品的硬體、軟體開發與優化,而處理電競封包的部分,將不排除與第三方來配合。我們單一廠商是無法完全掌握的。 除了目前的產品外,D-Link是否還有其他令人驚豔的產品正在規劃中?是否透露以饗PCDIY!讀者與粉絲。 其實在2018年下半年D-Link會推出令人驚豔的產品,屆時將會有一系列的產品,共多個型號,定案後的產品將會有全新的外型,以及更多的創新功能,讓消費者耳目一新。 考量到近年來電競當道,以及資訊安全日漸被重視,D-Link針對IoT資訊安全的部份會推出一款強調資安的路由器,這是跟McAfee合作的,因為目前一般的資安問題主要都還是透過Wi-Fi連線而產生,駭客行為大部份也都是透過網路,而非藍牙;因此我們在無線分享器內建McAfee防護,並提供McAfee的手機防護App。如此一來,消費者不管是在家裡上網,或是手機在戶外上網,都能防止病毒入侵到您的裝置或家裡的網路環境,提供滴水不漏的資安防護。除了無線分享器來防護之外,McAfee還提供終端設備、手機防毒軟體2年的使用期。 不僅如此,這系列產品將支援智慧型語音助理Alexa,可直接跟路由器下指令:「幫我把某人的Wi-Fi關掉」,除了可以指示Alex將Wi-Fi關閉或開啟之外,還可以命令Alexa幫忙掃描網路環境現在是否有被攻擊,進行安全性掃描的動作。目前這一塊是比較創新且會跟大家見面的產品,預計會在2018年第三季陸續推出多款型號,產品中會有附加McAfee防毒軟體以及內建Alexa互相支援。敬請消費者期待! 透過本次專訪,我們可以深刻了解到,D-Link一路走來總是以使用者的立場為出發點,持續研發具有良好的產品與使用體驗,因此消費者們可以期待D-Link在2018年下半年裡推出的各式創新產品,相信將能為市場帶來更多創新與變化,同時為每一個網路使用者提升效率,以及為人類生活的創造更美好的「連結」。 廠商名稱:D-Link友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廠商電話:0800-002-615 廠商網址:
-
Dell推出全新第8代Core行動處理器之旗艦Alienware與主流G系列電競筆電,聯袂多樣新品展出,北京記者會現場直擊
Intel (英特爾)選擇在2018年4月3日15:01正式發表第8代Core處理器,而身為Intel好夥伴的Dell (戴爾)也隨後在4月4日發表了自家搭載全新第8代Core行動處理器之旗艦Alienware筆電,並揭開全新的G系列主流級電競筆電。另外Dell也展示多樣全新產品,包括全新2合1輕薄筆電(內建Radeon RX Vega M繪圖晶片)、全新S系列顯示器、Inspiron AIO (一體機、一體成型電腦)、Vostro筆電與桌機等等,讓消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除了發表新產品之外,Dell也藉此機會介紹其產品設計工藝與新軟體技術,並找來中國知名實況主來進行現身說法,並進行一場友誼賽。以下就來現場直擊,看看Dell這次發表會推出了哪些新產品吧!(以下圖文多,請慎入!) 從上述的各系列產品展示,可看出Dell在AIO、Monitor、Desktop、Notebook (含Ultrabook、2 in 1、Game NB),以及Alienware旗艦NB,都有令人驚豔的外型設計,展現出Dell真材實料的時尚工藝。這次針對Intel發表的第八代Core處理器之際,Dell更是第一時間推出這麼多產品線,讓用戶可以在第一時間買到最新、最齊全的桌機、筆電等產品,以體驗最新的電腦科技。 至於Dell全新的G系列,則是除了旗艦級Alienware系列之外,另外開闢出來所主打主流與高階電競市場,相信將對電競市場造成更多震撼!至於這些新品是否會在台灣上市,則就要看Dell的全球布局了! (01) (02)
-
Intel第8代Core行動處理器正式上市,6核心與未鎖頻i9極致版出爐,北京記者會現場直擊
就在大家準備好放春假連續假期的前夕,Intel (英特爾)選擇在2018年4月3日15:01正式發表第8代Core處理器。熟悉CPU市場的讀者可能會問:咦?不是之前就發布了嗎?沒錯!之前發布的產品嚴格來說,是主打桌機版的CPU,搭配高階的Z370晶片組。 而這次發表的,則包含了旗艦版(i9)、高階版(i7)與主流版(i5)等規格的筆電版處理器,同時將中低階與商用的H370/B360/H110/Q370等晶片組也補齊了。讓極致玩家、商用玩家、入門玩家,都可以進駐真正的第八代Core處理器新世界! 先前2017年第4季正式發表之第8代Intel桌上型處理器與晶片組型號,主打的是極致效能,當時的平台是搭配Z370晶片組,CPU名稱從i7、i5、i3,各有2種型號,有K的代表未鎖頻,以下是各產品的規格簡述。 到了CES 2018,Intel趕緊推出整合Radeon RX Vega M的處理器,將AMD Radeon RX Vega架構的GPU整合在同一顆處理器內,將繪圖效能再往上提升,以下是這次發表代號Kaby Lake-G的第八代Intel G系列處理器,主打一般遊戲效能。 這次2018年第二季初,Intel正式推出第8代Core i9/i7/i5行動處理器,設計功率僅45W,其旗艦版本為Core i9-8950K,高階版本有Core i7-8850H與8750H,皆採用6核心12線緒的架構。主流版本有Core i5-8400H與i5-8300H,採用4核心8線緒的架構。而Intel也將這三款處理器皆搭配Intel Optane Memory的系統,推出了新的Core i5+、i7+、i9+的Logo,讓玩家擁有最高的效能。 這次除了發表的全新系列的第8代Intel筆記型處理器之外,還發表了H370、B360、H310等晶片組,搭配原先高階的Z370晶片組,可說是第八代Core處理器對應的300晶片組都齊備了! 接下來就讓我們鏡頭轉向北京的Intel記者會,來看看這次Intel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膏藥吧! 以上,記者會發表會就此結束。後面的舞台活動,就是現場邀請到遊戲戰隊與當紅直播主們,一起用筆電來玩做實況友誼賽對戰。 接下來,就來看看這次Intel第8代行動處理器家族的產品與應用展示區,有什麼新鮮事吧!以下筆電區,有些廠商有推出多種筆電,這裡挑選各家一款筆電來介紹。 (01) (02) (03) (04)
-
微軟Surface家族全系列上市,3/20前現身信義商圈讓民眾近距離體驗!記者會現場直擊
微軟於3月16日在信義商圈的香榭大道設立戶外展示區,讓消費者能夠更近距離感受到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Surface Book 2,以及全新的Surface Studio等產品,以下本次的記者會現場直擊! 行動裝置的普及改變現代人生活型態,而智慧手機觸控功能帶來的直覺體驗更是徹底顛覆傳統使用行為與習慣;為帶給用戶更直覺式的互動操作,提供更友善設計、輕巧便利和專業效能的體驗,全系列可觸控的微軟電腦裝置Surface因應而生。台灣微軟在3月16日至3月20日於台北信義商圈的新光三越A9館一樓設置期間限定快閃店,讓消費者能搶先體驗全新Surface系列的極致表現,現場將展示Surface Pro、Surface Laptop、Surface Book 2以及Surface Studio等產品,滿足Surface粉絲暢玩「非我不可」的時尚與效能體驗。快閃店首日(16日)也特別邀請到華語樂壇天王、天后御用設計師聶永真出席,分享他使用Surface Book 2的心得與創作故事。 台灣微軟消費通路事業群資深產品行銷協理張家豪表示:「微軟一直不斷追求產品的創新和突破,提供最符合使用需求與高效能產品,突破消費者對硬體裝置的想像,開創全新型態的產品類別。Surface Pro的輕薄設計和靈活多變詮釋創新筆電體驗;多色雅致的Surface Laptop讓傳統筆電再顯嶄新時尚風貌;集平板與筆電於一身的Surface Book以高效能與高靈活性重新定義頂級筆電;而新推出的Surface Studio則是微軟首款一體成形電腦,將以如同畫布的28吋超大觸控螢幕,顛覆消費者對桌上型電腦的想像。」 張家豪進一步指出:「這是Surface系列進入台灣的第五個年頭,台灣微軟始終致力於讓台灣消費者與全球同步享有高品質的使用者體驗,暨今年2月將Surface Book 2引進台灣後,Surface Studio也在本周正式於指定通路開賣,加上Surface Dial與Surface精準滑鼠等周邊產品全線到齊,目前Surface全系列產品在台灣都已經上市。我們希望消費者能藉由Surface家族完整且涵蓋不同使用情境的產品,全方位提升工作效率與協作便利性,成就個人與團隊的卓越生產力。」 不畏成見、勇於挑戰的設計師精神 讓跨界合作再現經典 Surface Book 2內建NVIDIA GeForce獨立顯示卡,其中最高規格搭載第8代Intel Core i7核心處理器、1TB的儲存空間以及16GB記憶體,可完美支援高效運算,這也讓Surface Book 2擁有比以往多了2倍的效能,除了能滿足視覺影像動態設計、高端程式開發等各專業領域的需求,在需要獨立顯卡的遊戲上表現更是出色。 此外,這次也特別邀請國際知名設計師聶永真分享Surface Book 2體驗心得,聶永真表示:「身為設計師,不畏成見、勇於挑戰的精神非常重要,只要能對於我創作有助益的設計工具,我都非常樂於嘗試,也很高興這次的跨界合作激發不少創作火花。」談到體驗的心得,他表示:「Surface Book 2的高效能,讓我在設計時就算同時開啟多重視窗並執行多個設計軟體程式,運行速度依舊非常快速與流暢,不會有卡卡的感覺,也不會出現運算中的進度條,順暢的使用經驗令人驚艷。除此之外,Surface Book 2平板、筆電二合一的高靈活性也是很特別的體驗;在日常工作時就像一般筆電一樣,而外出時也可以只帶著平板出門,非常便於在不同情境下使用。」 聶永真更分享了Surface Dial與Surface手寫筆的使用心得:「執行繪圖軟體挑選色彩時,常常需要手來回點選,但使用Surface Dial後就可以直接旋轉來選顏色,節省了許多時間。另外Surface手寫筆也有許多貼心靈活的設計,像是可吸附在機身兩側就不需要擔心遺失,而頂端的按鈕可以當做橡皮擦,讓我在修改設計時可以很直覺的使用。」 Surface Studio 擁有令人驚艷的精巧外觀,28 吋的PixelSense 顯示器厚度僅12.5 mm,設計簡約、纖薄且不佔空間。Surface Studio搭載創新的平衡鉸鏈及零重力支軸,用單手輕壓,即可從桌上型電腦模式轉換為工作室模式,使用者可直接輕靠在螢幕上操作,得到如同繪圖桌般的體驗,滿足多重使用情境。而在視覺呈現方面,Surface Studio配備1350 萬像素超高解析螢幕,相較4K螢幕像素提升63%,更可隨意選擇sRGB或DCI-P3等色域,顏色高彩鮮豔,畫質鮮活清晰。此外,本次登台的Surface Studio,享有32GB記憶體、2TB HDD、128GB SSD的最高規格,搭載第6代Intel® Core™ i7 處理器和NVIDIA獨立顯卡,可讓創作者輕鬆執行高效能需求的專業軟體,在平面與3D世界中暢行無阻,享受不間斷的極致創作體驗。 此外,專為多工作業需求設計的Surface精準滑鼠也即將與台灣消費者見面;Surface精準滑鼠可透過藍牙連線,讓使用者能夠在多個裝置間智慧切換,創造更高的工作效率及更流暢的操作手感。 3月16日至3月20日連續5天,台灣微軟在新光三越信義新天地A9一樓設置快閃店,消費者除了可以親身感受Surface家族全系列的多元魅力外,現場還有聶永真親自設計的專輯封面互動體驗區,將自己的照片結合大師的設計,印製成明信片並帶回家珍藏。 即日起,全台消費者可至指定通路包括燦坤、法雅客、PChome、MOMO購物網站購買Surface Book 2與Surface Studio。更多產品資訊,可至。 (01)
最多人點閱
- 網咖巡禮》夢想網路休閒館土城店,引進GeForce GTX 1080,網咖遊戲對戰不卡頓!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網咖巡禮》華碩ROG、NVIDIA聯手168inn,打造出亞洲第一電競旅館i hotel 中壢館!
- 網咖巡禮》吉吉網路生活館-大里店,台中市最威的49吋六核水冷桌機網咖電競館!
- 網咖巡禮》RS休閒概念館林森店引進GeForce GTX 980Ti,網咖遊戲對戰不再卡機!
- 網咖巡禮》玩咖網路微客棧,技嘉XG認證中壢複合式休閒網咖!
- 網咖巡禮》1314網路電競一館,技嘉XG認證優質網咖!
- 礁溪老爺酒店推出VR假期住房方案,微星Eyemax帶您進入老爺奇幻視界!
- 就是要挖礦!微星帶領玩家進入挖礦世界
- 網咖巡禮》1314網路電競二館,華碩GeForce GTX 1080超狂台中市電競網咖!
- Intel Optane Memory & Optane SSD重裝上陣,3D XPoint實現開機加速與提升電腦反應速度!
- 華碩「ROG玩家共和國」電競霸主十年有成,獲得第PCDIY!第十二屆PCDIY!玩家票選品牌大賞2016「主機板、顯示卡、無線路由器、電競螢幕最佳品牌」肯定,成為遊戲玩家市場No.1電競品牌!